项目:国际酒店项目商业计划书
编制单位:远翔神思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目录
目录
第1章 总论 6
1.1项目概述 6
1.2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 8
1.3 建设单位概况及营运与管理 9
1.4项目总投资和财务评价 10
1. 投资规模 10
2. 资金筹措 11
3.财务评价 11
1.5 效益分析 11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1.7 商业计划书编制说明 13
1.7.1 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依据 13
1.7.2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1.8项目综合评价和研究结论 14
1.8.1 综合评价 14
1.8.2 综合结论 16
1.9 建议 16
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8
2.1项目建设背景 18
2.1.1党中央十九大——国家大力支持酒店行业发展 18
2.1.2我国酒店行业地位及特点 19
2.1.3行业背景 21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3
2.2.1是加快崇义县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3
2.2.2是崇义县地区推进旅游强市,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要求 24
2.2.3有利于完善当地酒店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旅游服务产业综合实力,为旅游产业集群做出贡献 24
2.2.4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劳动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24
2.2.5增加崇义县地区税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5
2.2.6发挥优势,发展有特色的酒店项目 25
第3章 酒店行业市场分析 26
3.1酒店行业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26
3.1.1人均出游次数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对高端酒店的需求不断增加 26
3.1.2 会展业的发展成为中高端星级酒店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26
3.3我国酒店行业市场分析 26
3.3.1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国内游客突破60亿人次 27
3.3.2酒店产业市场规模超5300亿元 27
3.3.3酒店业在住宿业中占主导地位 28
3.3.4下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8
3.3.5中端酒店的顾客是2亿中产阶级客群 29
3.3.6我国酒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31
3.4疫情下酒店市场分析 32
3.4.1单体酒店抗风险能力弱,疫情加速连锁化进程 32
3.4.2酒店恢复较快,门店复业率达到88% 33
3.4.3酒店全新5.0版本提高了竞争优势 34
3.5小结 34
第4章 区位分析及建设条件分析 35
4.1项目区位优势分析 35
4.1.1地理位置优势 35
4.1.3 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36
4.1.4旅游发达 37
4.1.5经济发展 38
4.2小结 40
第5章 项目方案 41
5.1 项目方案 41
5. 2项目定位 41
5.3 运营模式 42
5.4 项目推广宣传方案 42
5.5 初步销售策略 43
5.6 营运和管理 45
第6章 项目建设方案 47
6.1建设内容及规模 47
6.1.1客房方案 47
6.1.2功能要求和总平面布置 48
6.1.3建筑功能分区 49
6.1.4工程建设指标 50
6.1.5后勤设施 51
6.2经营业务 51
6.2.1客房服务 51
6.2.2会议、展览、展示服务 51
6.2.3餐饮服务 51
6.2.4娱乐服务 52
6.2.5其他服务 52
6.3主体工程装修方案 55
6.3.1加固工程 55
6.3.2外装饰改造 56
6.3.3内装饰改造 57
6.4配套工程方案 58
6.4.1给排水改造 58
6.4.2暖通改造 59
6.4.3电气建设方案 60
6.4.4通风与空调工程方案 60
6.4.5智能工程 61
6.4.6公共广播工程方案 62
第7章 安全及消防 63
7.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3
7.1.1劳动安全 63
7.1.2卫生防护 63
7.2消防安全 64
7.2.1 消防措施 64
7.2.2消防管理制度 65
第8章 维稳应急 66
8.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66
文字告警、图像联动 66
配合地图功能快速定位 66
8.2应急预案 67
第9章 节能分析 70
9.1用能标准及规范 70
9.2节能措施 70
9.2.1建筑节能措施 70
9.2.2节水措施 70
9.2.3公用工程节能 71
9.2.4主要管理节能分析 72
第10章 环境影响评价 73
10.1编制依据 73
1、环保方针 73
2、本项目执行的环保法律和标准 73
10.2污染源 73
10.2.1项目改造装修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73
10.2.2项目运营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74
10.3环境保护 74
10.3.1项目改造装修期的环境治理 74
10.3.2项目运营期的环境治理 74
10.4环境影响评价 75
10.4.1防治措施的合理性 75
10.4.2环境影响评价 76
第11章 项目管理及劳动定员 77
11.1机构设置及职责 77
11.1.1设置原则 77
11.1.2组织机构 77
11.1.3劳动定员 79
11.2人员培训 79
11.3销售激励制度 80
11.4营运和管理 80
11.4.1遵循的标准 80
11.4.2营运管理计划 80
第12章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82
12.1项目建设工期 82
12.2项目实施进度表 82
第13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3
13.1总投资估算及资金使用计划 83
13.1.1投资估算依据 83
13.1.2建设投资估算 83
13.1.3总投资估算 88
13.1.4资金使用计划 88
13.2资金筹措方案 89
第14章 财务效益分析 90
14.1评价说明 90
1、评价范围 90
2、评价方法 90
14.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90
14.2.1销售收入及其税费计算 90
14.2.2总成本费用 91
14.2.3项目年效益预测 92
第15章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96
15.1项目对GDP、产值和税收的经济效益 96
15.2对就业的收益 96
15.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96
第16章 综合结论和建议 97
16.1 项目综合结论 97
16.2 建议 98
附表一:建设投资估算表 99
附表二: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筹措表 101
附表三: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2
附表四: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103
附表五: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104
附表六: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05
附表七: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6
附表八: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07
附表九: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8
附表十: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09
附表十一:资产负债表 111
附图:营业执照 113
酒店是旅游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质承担者。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如食宿等通常都由酒店提供,酒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与此同时,酒店也是当地居民、政府机关、企业事单位等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通常还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窗口。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产业划分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产、供、销之间的联系来看,酒店业处于消费环节,属于第三产业。酒店业是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旅游景区、旅行社、交通等组成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考虑酒店业的设施条件。有了相对宽松的酒店供应空间,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的逗留期和增加旧地重游的机会。
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酒店业收入一般都占旅游业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国外旅游者不仅食宿在酒店,而且还在酒店内购买旅游商品和进行其他消费,为酒店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酒店在营运的过程中还使许多相关行业获得收入,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共同发展。
酒店业是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为了满足宾客的需要,酒店必须雇佣很多员工以保证每天24小时运转。酒店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酒店业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酒店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酒店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且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创新和发展更带来了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酒店业构成了当地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地改革开放的水平,直接影响客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认可程度,因而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
酒店是旅游者的活动基地: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如食宿等通常都由酒店提供,酒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同时,酒店也是居民、政府机关、企业事单位等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通常还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窗口。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2. 酒店是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从产业划分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产、供、销之间的联系来看,酒店业处于消费环节,属于第三产业。酒店业是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旅游景区、旅行社、交通等组成旅游服务体系。
3.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行业: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酒店业收入一般都占旅游业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国外旅游者不仅食宿在酒店,而且还在酒店内购买旅游商品和进行其他消费,为酒店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酒店在营运的过程中还使许多相关行业获得收入,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共同发展。
4.酒店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酒店业是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为了满足宾客的需要,酒店必须雇佣很多员工以保证每天24小时运转。酒店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5. 酒店业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酒店业构成了当地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地改革开放的水平,直接影响客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认可程度,因而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
旅游消费已成大众“刚需”,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纵观近十年来的餐饮及旅游市场变化,两者分别保持了11.4%和18.3%的复合增速,其中旅游市场在2013年成功的实现了反超,达到了2.63万亿的收入规模,成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之一。近年来,80、90后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群体,同时也开始带动家庭及休假出游的细分繁荣,所以基于这种人口结构及消费习惯渗透的长期视角,中国大众出游的长期市场趋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长期向好的趋势仍将保持
都市游、郊区游或将率先恢复,并逐步扩大至跨市、跨省游,考虑到海外疫情的扩散,短期出境游将受到明显影响,但是结合2019年的中国旅游人次数据,可以发现国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主要力量,更值得持续关注。结合过往SARS疫情的经验,并且结合当下分区分级的疫情防控政策,短期以都市游、郊区游为主要形式的短途旅游有望率先迎来复苏。同时,后续将以距离因素为主线,逐步向跨市、跨省游扩散。另外,考虑到出行卫生安全性以及家庭休闲刚需,以定制化、亲子化的自由行旅游方式将会加速渗透。
细分市场规模已非同日而语,消费用户基数提供更强防御性,本轮新冠疫情下,餐饮旅游市场仍然是受到冲击较为强烈的行业。但是,对比2003年,也可以看到截止2018年,酒店行业、旅行社、景区、餐饮的收入规模已经分别扩张了12.8倍、12.4倍、9.5倍、6.3倍,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运营能力提升,带来了更强的风险抗性。同时,对比2003年与2019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均支出的增长(2倍)仅为整个旅游行业增长的次要因素,基于旅游习惯持续渗透的旅游消费用户基数的快速增长(9倍),才是整个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这种消费习惯则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更加长效的逻辑背书,中国酒店旅游行业的基本盘不会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压抑需求在疫情过后有望迎来报复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