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商业计划书投资人就 pass,有些商业计划书投资人看得很认真但就是拿不到钱,有些商业计划书投资人一看就直接约见打钱了。
文 / 童虎(西瓜理财联合创始人,前艾瑞(中国第一互联网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西瓜理财公众号:xiguastartup)
读干货前先聊聊咱们的粉丝福利:童虎将与大家在微信群通过语音与大家互动分享商业计划书那些事。入群方式在文章结尾。
西瓜理财管家在去年11月底启动种子轮融资计划,12月中旬完成。团队里我负责写商业计划书,今天拿过程作为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到刚走上创业路的朋友。
我们团队的状况是有一个产品网站端半成品、移动端原型图,有核心团队但没有技术合伙人,做的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方向。
动笔之前百度知乎百度了各路大神,总结了一个框架图:
一句话介绍:一款专注于投后管理的移动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的互联网理财顾问
行业背景:互联网理财市场的交易规模与用户规模均有极大潜力
宝宝类货币基金
P2P网贷
互联网基金
互联网证券
票据理财
互联网保险理财
直销银行产品
市场现状:互联网理财用户增速放缓,第一批用户被转化完成
余额宝用户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不足5%
网贷投资人中真实从网络转化的无相关从业背景者,仅5万人
淘宝理财、京东金融、新浪微财富等平台上线后,用户数并未快速增长
行业背景结论:市场需要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逻辑,来吸引更多更大范围的用户进入互联网理财市场
我们的思路是:专注投后管理,让互联网理财的现有用户能更清晰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同时也让徘徊在门口的投资人踏出在虚拟中的一步,未来有望进入真实的投资市场
我们对网贷用户的发现:投平台>投产品,并且对产品的细则与详情语焉不详。
我们的另一个发现:市场内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引导用户变成“懒人”。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但这只解决了用户眼前的需求。
我们提供的核心功能
互联网理财账本:做到用户体验的相对最佳
互联网理财健康度监控:通过舆情与数据模型计算,对用户投资的平台进行健康度监控(类似360安全管家的模式),提示哪个平台已经高危了,哪个平台收益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值。
投资产品对比:我们希望帮助懒人用户们更方便的比较所投资的产品,以找到他们真正喜欢的和适合的。
投资组合优化:与健康度监控相类似,测测组合的情况,但更重要的是告诉用户优化的内容。即我们在第二个版本会加入的:推荐功能。
我们与懒人模式的区别:我们面向的是不想变成啥都不管的懒人的用户。我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自己动动手指,比较一下情况,再进行产品购买的决策。
我们的设计逻辑是想帮助这部分用户简化他们的比较与学习工作。因此,我们认为自己是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理财顾问。
我们坚信一件事:互联网理财用户会继续增长,但他们不会把所有的资产放在一款单一产品中。
我们为什么不强调社交?我们认为理财是很难形成社交的。除了股票交流这种高频圈子,大部分理财的社交都是由从业者贡献的。
我们在信息互动上,会做曝光+问答两款产品。
转眼间第一稿完稿,30页PPT。
当然这还不止。由于项目是做一款APP,我们还用ProcessOn和墨刀把产品的移动端原形绘制了下,并制定了与投资人交流的流程:
-
背景与市场介绍
-
产品原形演示
-
商业模式与团队介绍
-
Q&A与融资计划沟通
结果在沟通了几家之后,发现上述内容和流程有多个问题:
-
和投资人的沟通通常一次一小时左右,完整讲完30页PPT已经占用了40分钟,重点内容难以凸显;
-
第一稿中对市场规模、现状、趋势等的论证太繁复,懂的不讲就懂,不懂的讲了也不懂;
-
产品功能的演示在种子阶段意义不大,反而容易让投资人过多关注功能细节;
-
对想象空间的描述过于审慎,对团队的介绍也太务(diao)实(si),缺乏亮点;
-
内容虽多,但在融资后的发展计划上着墨太少,且由于安排在功能之后,往往没时间细聊;
-
最重要的是,团队在描述愿景时的自我的自信心不足——创业者自己都对项目信心不足,怎么能指望投资人有信心呢?
后来和一个关系较好的投资人聊了下,发现网上所谓的BP教程基本是针对B轮以后状态的,因为融资金额高且含有机构行为,所以需要尽量详细、完整的信息便于估值。
而在早期项目中,基本只要在BP中回答三个核心命题即可:
-
项目价值:短期——如何获得第一批用户?长期——市场与想象空间多大?
-
项目团队:现在有哪些人,股份分配情况如何?融资完成后团队如何建设?
-
融资计划:这轮想融多少钱,怎么花?下一轮准备什么时候融,怎么花?
预警,上述经验是基于我们团队自己此次种子轮融资的经验所得,既不会是最好的方法,也不可能适用所有的种子团队。因此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不可能,如无效果概不负责。
我们将于 5.25 晚上 9:00 - 10:00 邀请童虎(西瓜理财联合创始人,前艾瑞(中国第一互联网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与大家通过微信群直播分享更多关于商业计划书的干货(见附录),回复数字 “7” 到创智鉴微信公众号(chuangzhijian_com),按提示操作即可入群。直播微信群人数上限 500,加完即止。
(附录)微信群直播分享的问题包括:
什么时候需要准备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里哪些信息是必须的?
商业计划书的篇幅多长合适?
种子/天使轮、A轮、B轮的商业计划书有哪些区别?
小伙伴们不是高富帅、不是BAT,团队部分怎么写?
商业计划书里讲得太详细,流出去被抄袭了怎么办?
如果只有idea,能不能写个商业计划书融资?
商业计划书现场演示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些渠道号称能代写商业计划书,靠谱吗?
写好计划书,如何找投资人?